【心理百科】巴纳姆效应—认识真正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3-04-21

一、巴纳姆效应的定义

巴纳姆效应是什么:

它指的是人容易受到外界的暗示,当你面临一个非常模糊的人格描述时,会不由自主地代入进去。简单地讲,你接收的描述越笼统,内容越空洞,反而会认为它是正确的。并不是这个内容真的准确,而是因为它具有覆盖性,不管放在谁身上,都是适用的。

二、巴纳姆效应的发现

心理学家福勒(Bertram Forer)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测试后让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结果分析”都是相同的: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

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

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

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

许多时候,你严重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

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

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

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

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

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学生平均评分为4.26。待结果揭晓后,福勒才揭露,他是从星座与人格关系的描述中搜集出这些内容。从分析报告的描述可见,很多语句是适用于任何人,这些语句后来以巴纳姆命名为巴纳姆语句。

在巴纳姆效应测试的另一个研究当中,学生们用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随后研究者对报告进行了评价。研究者们先写下了学生们个性的正确评估,但却给了学生们两份评估。其中一份是正确的评估,另一份是假造的,也就是使用一些模糊的词句、泛泛而谈的评估。在之后,学生们被问他们相信哪一份评估报告最能够切合自身。相对于那一份真实的,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9%),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

三、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

四、巴纳姆效应的应用

传统星相学、占星术中的算命先生往往利用巴纳姆效应来自圆其说,引诱更多的人去找他算命。“命运”、“运势”、“吉凶”、“姻缘”,我们对于未知神秘的未来充满好奇。巴纳姆效应结合这份好奇心,给一些“徒有虚名”的骗子可乘之机。

巴纳姆效应不仅在广告方面有一定利用价值,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也有实际应用前景。若能够捕捉到大众笼统的一般性的心理需求,企业对吸引、发展顾客群体具有独到的、更为广泛的优势,更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巴纳姆效应的应对

该怎么做才能避免陷入巴纳姆效应的不良影响呢?有下列方法推荐给大家:

1、认识自己:人们很难对自我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知,容易受到泛泛而谈的描述或者预测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自我认知,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不被迷惑。

2、保持批判思维:对于一些泛泛而谈的描述或者预测,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问自己这是否是真正适用于自己的,是否有足够的具体证据支持。

3、询问他人意见:一个人的视角可能是狭隘的。这时候,我们可以“以人为镜”,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得到多样性的答案,避免出现“偏信则暗”的情况。


转自公众号 让我靠近你的心

上一条:【心理百科】好奇心
下一条:心理好书推荐|《我们内心的冲突》

Baidu
sogou